2025年6月9日,青海某高原风电场通信系统升级项目进入关键阶段。青海OPGW光缆厂家安徽飞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针对当地高海拔、强紫外线环境特点,完成35公里OPGW光缆的定制化部署,为新能源场站提供稳定数据传输保障。
一、项目背景与技术难点
该风电场位于青海共和县,海拔3200米,年均气温-2℃至12℃,极端天气频发。光缆需满足:
抗紫外线老化:高原紫外线强度超平原地区40%,光缆护套需采用耐候性材料(拉伸强度≥18MPa);
低温抗脆性:零下20℃环境下保持柔韧性,避免护套开裂;
防风振设计:风机塔架振动频率达5Hz,需优化光缆余长(预留4.2%)及阻尼装置。
1. 材料与结构优化
护套材料升级:选用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(XLPO),经实验室测试,在-40℃至+80℃循环试验中保持性能稳定;
光纤选型:采用G.657.A1弯曲不敏感光纤,好小弯曲半径达50mm,适应塔架复杂走线;
金属单元强化:铝包钢线镀层厚度增至0.3mm,提升耐腐蚀性(盐雾测试≥120小时)。
2. 安装工艺适配
张力控制:架设时采用分段张力释放法,将初始张力从12kN降至8kN,减少热胀冷缩应力;
接地优化:每基杆塔设置双接地装置(接地电阻≤5Ω),防止雷击导致光缆损伤;
防鸟啄措施:在光缆表面喷涂驱鸟剂(有效时长6个月),降低高原鸟类活动影响。
3. 智能监测系统部署

人员健康防护:配备高原专用氧气瓶(供氧量≥4L/min),每日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;
设备适应性调整:将熔接机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-20℃~+50℃,确保低温环境作业稳定;
物流保障:采用保温运输箱存放光缆盘,箱内温度维持在5℃~25℃。
运行数据:光缆投运后,15天内光纤衰减稳定在0.23-0.26dB/km,未发生断纤故障;
生态保护:施工后植被恢复率达98%,采用可降解地钉替代传统金属锚固件;
模式创新:形成《高原OPGW光缆施工技术规范(试行版)》,纳入企业标准化作业流程。
结语
在青海高原的极端环境中,青海OPGW光缆厂家飞扬通信以技术适配与细节把控,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筑牢通信基石。从材料研发到施工守护,每一次精准施策都彰显着对特殊场景的深度理解。